|
从2015年2、3月起,家教类平台型产品就开始发芽,到了8月左右,前新东方总裁陈向东创业“跟谁学”再次为在线教育树立起一个旗帜,后续昂立前总裁刘常科跟进“轻轻家教”,突然之间,家教O2O变成了在线教育的“灯塔”,但凡手里有点教师资源、渠道就赶集似的扎进来。一时间,帮老师找工作成了在线教育产品的头等大事,而“滴滴打老师”也从“滴滴打车”产品的快速增值上,看到了自己规划的远大未来。
只是,天不遂人愿,从全品类的家教产品到垂直领域,聚合了LBS、答疑、直播录播各种功能的搜索平台,都没能火速发展起来。聚合老师的平台产品从2015年走上地推+寻呼中心模式,新贵贴上传统教育机构的老标签。而且,互联网的元素并没给大家减少地推成本,反而因为用户再教育而产生局部阻力。
为什么家教平台产品的春天没有如预期而至?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家教类产品的使用频次低,也就是说我们不会频繁换老师,随便逛逛家教市场的假设场景不存在。而且,由于现有产品团队主要被教育基因主导,最初设置的产品目标就是帮助老师找工作、提高其收入上,而并不是打通P2P的通道,在这个前提下,学习端用户积极性根本无法调动起来,产品缺乏流动性,无论推多少优惠爆款,技术不停迭代,就是圈不到用户。
为什么你根本搞不定用户?
如果一个孩子需要找老师,家长的核心诉求是什么?师资优质!
教育的产品特殊性在于结果不可逆,谁也不会拿自家孩子的前途做实验。所以,家长想要的永远是最好的教育资源,今天北京奇葩的区域升学政策赤裸裸的说明饿了这一点。如果知道某个老师培养出清华北大的学生,家长甚至会卖房堵门拜师。这就是名师的力量。
名师是怎么招生呢?依靠口碑线下传播,就足以排满所有课程时段。因为再牛逼的老师也是一天24小时,他们实在没有精力,也不需要注册一个在线产品去招揽生源,他们更需要拣选优质生源的方法。而教育做为双向选择,一旦优质的教师资源在线下,那家长获取的方式必然也是线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家教O2O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弯路。正如好未来CEO张邦鑫所说,“今天我们很多在线教育都是促成了交易,但是,其实坦白讲,假如我们不促成这个交易,也没有很多老师没事干。”
要做小班或一对一,但是没有最好的师资,就是当下最主要的问题之一。尽管大部分家教在线产品创业者是教育从业出身,很容易看到找老师难的痛点,但治疗过程中却生生给患者打错了针。
拿不到最好的师资,现有的家教平台上的老师要么是大学生,要么是游荡在一线城市周边的“私教”群体。虽然数目庞大,但是质量难以得到保障。365好老师此前甚至推出替用户出试课费的做法,但是依然没能解决家长对教育的核心诉求。
既然看到了这一点,为什么不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呢?为了给平台上老师平等的机会,加强大部队参与的积极性。一旦建立完备的评分体系,那用户资源肯定会朝少量的名师倾斜,而这些老师的课时量有限,无法消耗掉的资源和等到资源的老师成为无法解决的矛盾。重数量OR重质量,抛弃谁抓住谁,家教平台一直没真正想明白。
平台的天花板就在那里
家教O2O现在都把形态做成一个平台,所谓平台可以理解成是流量入口。OK,那弱智问题又来了,拼流量你怎么拼得过BAT?最近跟谁学的陈向东给了我一个答案:教育是重运营的产品,BAT不会做,但是由于教育是一个大行业,收购是存在可能性的。当然,这是一个路子。
不过,其实BAT也有自己的教育平台类产品,但强势背景资源没能让他们成为教育类产品的流量入口,数据显示,K12略高于职业IT教育,日活量几十到十来万。教育平台类产品自有天花板,这个高度取决于细分领域用户池的体积。
拿IT培训举例。据一个业内人士提供的中小公司招聘数据,在过去一年,平均十个IT类职位应聘者中,有一位来自达内,推算出达内培训约占这个领域的10%。达内2014年净营收约合人民币8.4亿。学生注册总数为59960人,那基本估出IT培训市场规模百亿,学生总量60万人。百亿的市场、60万的基础学生量,其实很难支撑起一个叫平台的产品。
接受度最好的IT尚且如此,细分到素质教育等更个性化的小用户池子就更少。这是平台发展的天然壁垒,尤其是垂直平台,使用频次比较高的比如职业、素质、兴趣等。(这一点是否可以让你顺便想明白Lynda没上市而选择卖掉的原因?)
K12的情况相对复杂,家长掌握消费决策权却无法辨别辅导好坏,大部分被有品牌的线下机构消耗,而学生本身又被校内资源消耗掉部分,所以貌似大几亿市场在各种力量的瓜分下,留给在线的空间不大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群体的产品使用频次更低,对于产品强化粘性的后端链条,直播、录播、答疑等部分的需求不明显。
那全品类是否就有更多机会?
全品类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给用户植入品牌概念,就像跟谁学的Slogan所说,想跟谁学就上跟谁学,一找老师就想到跟谁学。但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。
全品类平台的用户量是所有细分领域的用户并集吗?似乎并不是这样的。在新东方、好未来这些传统教育机构里,K12、语言培训等各个产品线都是彼此独立的。为什么?因为教育在每个细分领域所服务的用户完全不同,教学效果和目标,甚至市场推广策略都完全不同。把所有人拉到一个起跑线上,用一样的产品服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用户,这在教育行业基本不可能实现。
就算是“找老师”这一件事,家长和学生用户对产品的要求,从UI到功能都截然不同,这就需要全品类功能性平台拆分,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。比如100教育在三个战略领域里选择的不同进击策略,正是为了让平台适应不同用户的特点,个性化开发提升体验,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如果全品类平台不能逐个满足细分领域用户需求,那就只能重点出击,而最终平台的用户量取决于他细分行业的比例和量级。正如此前所说的,在教育细分领域的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做流量分发平台的级别。
教育盘子很大,但真是架不住狼太多。
那,是谁给了家教O2O野蛮生长的沃土?
第一是人力资源,我们是不缺老师的。“轻轻家教”的创始人胡国志近期也发表了看法,师范类毕业生进不了公立学校的,每年存量50万。这些师范生需要找工作,给了家教类产品创业者莫大的信心。
其次是信念,创业者坚信,找老师这种产品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,大家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才加入了这场激烈竞争,未来肯定会有一家独活或两家机构并存下来,占领市场,获得资本的青睐,独立运营或者依附于某流量平台。
还有的,大约就是无处安放的创业青春。
没有资源的都要扎堆尝试搞融资,那有点资源呢?在在线教育发展机会尚不明朗的当口,做点大家都看好的总比冒险做新尝试要好,至少在和VC畅谈的时候,可以不用为解释清楚产品而惆怅。而且,搞平台,尤其是PC端平台产品,在现阶段来看,真算是成本相对低廉的技术投入项目了,还不需要另找产品经理。
至于“家教O2O平台到底是要怎么做?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?教育用户的差异化服务”并不是现在大部分的创业者所关心的,便宜好上手、热闹好融资恐怕才是大部分人选择这个方向的真正原因。
而真正决定在这个领域走下去的人,就请不要拿些线下完全能解决的问题说事了,亲测产品,搞明白想为用户做点什么,然后决断取舍吧。
|
|